高濃度氨氮廢水處理氨氮廢水的來源是什么?
含氮物進入水環境的途徑主要有自然過程和人類活動兩種。含氮物進入水環境的自然來源和過程主要有降水降塵、市區外徑流和生物固氮等。在水環境中,人類活動也是氮素的重要來源,主要包括未經處理或處理的城市生活和工業廢水,各種濾液和地表徑流等。
人造化學肥料是水體中養分氮的主要來源,大量未被作物利用的氮素通過農田排泄和地表徑流進入地下水和地表水。伴隨著石油、化工、食品、醫藥等行業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滲濾液中的氨氮含量急劇上升。
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任意排放的含氮污染物對環境的危害越來越大。氮在廢水中以多種形式存在,如:有機氮、氨態氮(NH4+-N)、硝態氮(NO3--N)和亞硝態氮(NO2--N),而氨態氮則是其中的一種。
氨氮是指游離氨和離子銨兩種形態的氮,主要來自于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機物的分解,工業廢水如焦化廢水、合成氨和農田排水等。氨污染源多,排放量大,濃度變化幅度大。
過量的氨氮在水環境中的存在可產生多種有害影響:
(1)由于NH4+-N的氧化作用,使水體中溶解氧濃度降低,使水體變黑變臭,水質下降,影響水生動植物的生存。當環境條件適宜時,廢水中所含的有機氮將轉化為NH4+-N,NH4+-N是一種還原力很強的無機氮形態,可進一步轉化為NO2--N和NO3--N。基于生化反應的定量關系,1gNH4+-N氧化生成NO2--N需要3.43g氧氣,而氧化生成NO3--N需要4.57g氧氣。
(2)水中含氮過多會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從而產生一系列嚴重后果。氮氣的存在,導致光合微生物(主要是藻類)數量增加,即發生水體富營養化現象,其后果是:阻塞濾池,導致濾池運行周期縮短,從而導致水處理成本增加;阻礙水上運動;藻類代謝的產物,可以產生導致顏色和味道變化的化合物;家畜受到藍-綠藻產生的毒素的傷害,導致魚類死亡;由于藻類的腐爛,水體中的氧流失現象也會出現。
水中的NO2--N和NO3--N對人體和水生生物都有很大的危害。長時間飲用含NO3--N超過10mg/L的水,當血液中高鐵血紅蛋白含量達70mg/L時,就會發生窒息。水溶液中NO2--N和胺作用產生亞硝胺,這是一種“三致”物質。
感謝大家耐心看完高濃度氨氮廢水處理小編分享的文章,如果有需要了解更多高濃度氨氮廢水處理和VOCs處理的相關知識,歡迎聯系我們,陽光欣禾24小時竭誠為您服務!